钢筋套筒作为钢筋机械连接的关键部件,其性能规范需从材料、尺寸、加工、安装及检验等多维度严格把控,以下是具体规范要求:
一、材料性能规范
材质要求
套筒应采用高强度、耐腐蚀的钢材制造,如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无缝钢管,屈服强度需≥355MPa,抗拉强度≥600MPa,断后伸长率≥16%。
化学成分需符合GB/T 699标准,如碳含量0.42%~0.50%,硫、磷含量≤0.035%,确保材料韧性及耐久性。
与钢筋强度匹配
套筒承载力需达到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.1倍以上,实现“等强连接”。例如,连接HRB500级(四级钢)钢筋时,套筒抗拉强度需≥630MPa。
二、尺寸与加工规范
尺寸精度
套筒长度、外径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。例如,Φ25mm四级钢套筒长度最小为62mm,外径最小为39.5mm。
圆柱形直螺纹套筒外径允许偏差±0.5mm~±0.6mm,确保与钢筋螺纹紧密配合。
螺纹加工
采用直螺纹加工工艺,内螺纹需符合GB/T 7306或GB/T 196标准,牙型饱满、无断牙。
使用通规、止规检测螺纹精度: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套筒两端并达到有效长度;止规旋入深度不得超过3P(P为螺距)。
表面质量
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、折叠、锈斑等缺陷,允许存在不影响性能的轻微锈蚀。
标记需规范,包含工艺名称(如直螺纹为“D”)、类型(标准型为“B”)、主参数(钢筋屈服强度及直径代号)、厂家代码和生产批号。
三、安装与连接规范
钢筋与套筒匹配
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需一致,钢筋螺纹的型式、螺距、螺纹外径应与套筒匹配。
安装时,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,标准型、正反丝型、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超过2丝。
拧紧力矩控制
使用扭矩扳手拧紧接头,拧紧力矩需符合规范要求。例如,Φ25mm套筒扭矩≥230N·m,并做好标记防止漏拧。
力矩扳手需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,确保精度±5%。
连接位置限制
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在连接时必须采用套筒连接,且接头应避开梁端、柱端箍筋加密区等应力集中区域。
四、检验与试验规范
出厂检验
每批套筒(同材料、同规格、同工艺,≤500个为一批)需进行外观尺寸与螺纹精度检测,并抽取3个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。连续10批均合格时,检验批可扩大至1000个。
型式检验
包含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,套筒与钢筋装配后需满足JGJ 107标准接头强度要求。例如,Ⅰ级接头需通过单向拉伸试验(抗拉强度≥钢筋母材标准值,且断于母材而非接头)、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(残余变形≤0.3mm)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(残余变形≤0.6mm)。
现场检验
按验收批(同施工条件、同材料、同规格,≤500个接头为一批)抽取3个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,合格率需达,否则按双倍数量复检。
疲劳试验(可选)
对用于动荷载结构(如桥梁、轨交)的套筒,需进行100万次疲劳荷载测试,应力幅≥100MPa,要求接头无滑移、断裂。
五、质量控制关键点
丝头加工
钢筋丝头长度、牙型需与套筒匹配,采用水溶性切削液,避免高温损伤钢筋性能。
滚丝机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,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。
安装工艺
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拧入套筒,避免歪斜导致连接强度降低。
预埋接头时,连接套的位置、规格和数量需符合设计要求,外露端应有密封盖防止杂物进入。
资料存档
套筒出厂合格证、检测报告、现场试验记录需存档备查,确保可追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