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工艺规程如下:
一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民用建筑、桥梁桩基础、墩柱(包括薄壁空心墩)等结构中带肋钢筋的直接(或剥肋后)滚轧直螺纹连接施工。
二、施工准备
材料准备:
钢筋:材质需符合设计要求,端面平整、与轴线垂直,无马蹄形或扭曲现象。
套筒:材质宜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,表面无裂纹或其他缺陷,有产品质量合格证,分类包装、存放,未混淆和生锈。
其他材料:如润滑液、保护帽等。
设备准备:
主要机具:钢筋直接滚丝机或钢筋剥肋滚丝机、限位挡铁、螺纹环规(通规、止规)、塞规、力矩扳手及管钳、砂轮切割机、直尺、卡具、钢丝刷、钢筋支架等。
设备检查:滚丝机需经检查和空车调试合格,技术参数满足使用要求。
人员准备:
参加作业人员需经过培训,并经考核合格。
三、工艺流程
钢筋丝头加工:
加工前机械检查、就位。
(剥肋)滚轧丝头:根据钢筋规格选择合适的滚丝头,调整设备参数,进行滚轧丝头加工。
丝头质量自检:用专用的环规和止规检验丝头尺寸,通规应能顺利旋入,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3螺距。
带帽保护:丝头加工完毕后,应立即戴上丝头保护帽,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。
丝头质量抽检: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,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,随机抽样10%,且不得少于10个。
钢筋连接:
拧下钢筋和套筒保护帽。
钢筋就位:确保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一致,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干净、完好无损。
接头拧紧:使用管钳和力矩扳手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,接头拧紧力矩应符合规定值。
对已拧紧的接头作标记:防止漏拧。
施工检验:
外观检查:检查接头外观质量,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螺距。
拧紧力矩检验:用力矩扳手抽检接头的拧紧程度。
单向拉伸强度试验:按验收批进行,抽取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。
四、操作要点
钢筋下料:
采用砂轮切割机或钢筋切断机下料,不得用气割下料。
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,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。
钢筋套丝:
丝头加工时应采用水溶性润滑液,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。
加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丝头质量,确保丝头完整、光滑。
钢筋连接:
连接钢筋时,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。
使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,确保拧紧力矩符合规定值。
五、质量控制及检验
接头等级:
根据结构设计要求选用接头等级(如Ⅰ级、Ⅱ级、Ⅲ级)。
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要求。
接头现场检验:
外观质量自检合格的钢筋连接接头,应由现场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。
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,以连续生产的500个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和验收,不足500个的也按一个检验批计算。
单向拉伸强度试验:
对每一验收批,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。
当3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A级接头的强度要求时,该验收批判为合格。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,则应加倍取样复验。
六、注意事项
材料控制:
严禁使用无合格证的套筒。
钢筋端部弯曲需调直后再加工,避免螺纹偏心。
加工要点:
加工时需保持钢筋与机床轴线一致,避免螺纹偏斜。
加工后及时清理铁屑,防止螺纹污染。
连接施工:
雨天或潮湿环境需采取防锈措施,避免螺纹锈蚀影响连接强度。
不得随意切割套筒或焊接套筒。
质量验收:
每500个接头为一批,抽取3个试件进行抗拉试验。
接头强度不合格时,需加倍取样复检。
安全文明施工: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,防止螺纹划伤。
废弃套筒和钢筋头应分类回收,避免现场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