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挤压套筒的使用规范涵盖多个关键环节,以下为具体规范及注意事项:
一、钢筋处理与准备
钢筋截断要求
钢筋截断必须使用切割机,确保截面平整度符合标准,避免因端面不平影响连接质量。
钢筋选择标准
应选用肋深且斜度较大的钢筋,以保证挤压后套筒与钢筋肋部充分咬合,防止连接松动或脱落。
二、挤压操作规范
接点位置控制
钢筋接点位置需空出2厘米后开始挤压,避免中心区域过度受力导致结构损伤。
挤压顺序与方向
挤压顺序:必须从套筒中间向两端依次挤压,严禁从两端向中间挤压,防止套筒开裂或压空。
挤压方向:确保挤压钳轴线与钢筋轴线垂直,并朝钢筋横肋方向挤压,以提升接头性能。
压痕位置与尺寸控制
压痕的肋线需与钢筋横肋保持同一水平线,确保机械咬合效果。
压痕位置与标志点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,保证挤压精度。
最外侧压痕应尽量靠近套筒边缘,以增强缩口效果,提升连接强度。
压力参数控制
挤压力需严格按挤压参数表调节,油压表读数偏差不得超过2.0MPa。
回程油压严禁超过5MPa,避免活塞过度回程导致设备损坏。
每个接头最后一道挤压时,压力需比其他压痕道降低3~5MPa,防止套筒因变形拘束力减小而断裂。
三、施工过程控制
钢筋扶直与定位
挤压过程中需将钢筋扶直,确保压接器与钢筋轴线垂直,避免接头弯曲。
钢筋端头标记检查
带帽钢筋就位后,需在拼接前检查钢筋端头标记,确保钢筋插入套筒中线位置。
模具配套使用
挤压模具必须与套筒规格匹配,避免因模具不匹配导致挤压失效。
四、施工环境与安全
施工环境适应性
冷挤压套筒施工不受环境限制,适用于水平、斜向、垂直等多种操作场景,尤其适合隧道、桥梁等现场连接需求。
高处作业辅助措施
在高处作业时,可通过在助力车中焊入钢筋制作简易吊杆,降低操作负荷,提升施工安全性。